餐飲創業五大重點:新手老闆必看餐飲創業成功指南

本文的餐飲經營者評比


營收增長潛力

營收增長潛力 (Revenue Growth Potential) 用以評估本篇文章對您提升營收或訂單量的直接影響力。星等越高,代表潛在回報越大。

執行難度

執行難度 (Implementation Difficulty) 用於評估導入本文的策略所需投入的時間、人力與資源。星等越低,代表越容易上手。

營運重要性

營運重要性 (Operational Priority) 用於評估該主題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關鍵程度。星等越高,代表越是所有餐飲業者都應優先關注的議題。

餐飲創業五大重點:新手老闆必看餐飲創業成功指南

前言

你是否也懷抱著開一家夢想餐廳的藍圖?看著朋友的店高朋滿座,心想「餐飲創業」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。然而,現實是殘酷的,根據統計,高達九成的餐廳在第一年就面臨倒閉。

我們很容易看見那些高朋滿座的成功案例,卻很難注意到在同個街角,有多少店家因為撐不過虧損週期,已經悄悄拉下了鐵門。失敗的原因,往往不是餐點不好吃,而是創業者忽略了「餐飲創業」首先是一門精算的「生意」,其次才是實現理想的「夢想」。

這篇文章不是要給你潑冷水,而是希望能以我們輔佐客戶以及實戰的經驗,為你拆解真正攸關成敗的五大核心重點。


餐飲創業重點一:精準的「市場定位」- 你的店開在哪?開給誰?

餐飲創業重點一:精準的「市場定位」

許多餐飲創業新手最常犯的錯,就是「什麼都想賣,覺得自己的客群是所有人」,請記住,當你想討好所有人時,你通常誰也討好不了,你必須一開始就清楚,你的店是為誰而開?

餐飲創業關鍵決策:商圈評估與店點選擇

這是餐飲創業的第一個實體決策,注意!不要只選便宜的租金,便宜的租金往往伴隨著極低的人流,你可能認為我只要花錢打廣告就可以把客人帶進來,這是很多老闆容易忽略的,你可能需要花十倍的行銷預算才能把人拉進來,因為要改變消費者行為是極其困難的事。

請你親自去蹲點,而且要帶著「偵探的眼光」,不要只看一次,請在平日、週末、早上、中午、晚上各待一小時,你要觀察的不只是「人多不多」,而是:

  1. 他們是誰?是趕時間的上班族 ( 需要出餐快 )、還是推著嬰兒車的小家庭 ( 需要大桌子與兒童椅 )?
  2. 他們手裡拿什麼?他們是提著超商便當 ( 價格敏感 ),還是拿著星巴克與百貨公司提袋 ( 重視品質與體驗 )?
  3. 競爭對手在哪? 先觀察周邊的餐飲店面性質,如果都是平價餐廳,那削價競爭可能只會犧牲自己的毛利,如果都屬於高價位餐廳,那也是判斷平價餐廳是否是個機會?並且打開 Google 地圖,看看方圓 500 公尺內有幾家賣跟你類似產品的店?他們的生意好嗎?評論裡客人都反應什麼問題?那些負面的評論都是你的機會。

你的「餐飲創業」核心:品牌定位與獨特賣點 (USP)

在決定地點後,接著就是「你要賣什麼給這裡的人?」,記住!千萬不要又是一間「什麼都有」的複合式早午餐店,你的 USP (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,獨特賣點) 就是你最重要的優勢。

如果你賣「炸雞」,那是哪一種炸雞?是裹滿甜辣醬汁的韓式炸雞?還是皮脆肉汁多的美式薄皮炸雞?這不僅是口味問題,更是行銷訴求。你必須用一句話說清楚你提供什麼價值,例如:「信義區最道地的首爾甜辣炸雞」、「週末家庭聚會的溫馨首選」,你的定位越具體,客人在想到某個需求時 ( 例如:我想吃點重口味的、或我想追劇配炸雞 ),腦中第一個浮現的才會是你。

你的「產品力」:菜單設計與訂價策略

菜單是客人判斷是否用餐的第一線,你的菜單是不是品項多到客人有選擇障礙?這是一個危險訊號。

減少品項,集中火力

品項多不代表生意好,只代表你的備料複雜、庫存壓力大、出餐速度慢、廚房容錯率低。請留下毛利高、製作快、客人回購率高的「熱銷、高毛利商品」就好。

訂價是科學

你的價格是否精準反映你的成本與「品牌定位」?如果你走精緻路線,價格就要敢開,但包裝與服務細節絕對要到位;如果你走 CP 值路線,就要精算每一個食材的克數,確保薄利多銷能跑得動。

新手捷徑

如果你是餐飲小白,建議你先到在地知名的同類門店工作至少 3 個月,學習同業的流程與製作方式,如果預算充足的話,我們甚至建議你可以投資預算請專業的廚師提供你配方,你將會用可控的研發成本就換得業界最棒的料理製程。


餐飲創業重點二:魔鬼藏在細節裡 -「資金、成本、現金流」

餐飲創業重點二:「資金、成本、現金流」

接下來,我們來談談餐飲業的生死線 -「資金」,很多時候,壓垮一家店的不是難吃的食物,而是算不清的「成本」與斷裂的「現金流」。餐飲業是一塊錢、一塊錢賺出來的辛苦錢,無論規模大小,你覺得成本的精準掌控,都將決定你的品牌是否能持續前進。

當然,如果你的品牌力夠強,能讓客人為了非你不可而買單,那麼你就有機會跳脫成本定價的框架,賺取更高的品牌溢價。但在那之前,成本控制是你活下去的基本功。

餐飲創業評估一:到底要準備多少「開店資金」?

這是新手最想問的問題,請不要只準備裝潢費,把資金拆成兩大塊:「硬體成本」和「營運週轉金」。

硬體成本 ( 啟動成本 )

這些是開店前就要砸下去的錢,付一次就沒了,包含租金押金 ( 押金通常是 2 個月 )、裝潢、廚房設備 ( 冰箱、烤箱、靜電油煙機 )、冷氣、桌椅、POS 機系統。

特別提醒

很多人忘了算首次進貨成本 ( 把冰箱和貨架填滿醬料、米、肉品的錢,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)。還有一個特別的小撇步,就是可以試著跟房東爭取免租裝潢期 ( 通常是 2-6 週 )

營運週轉金 ( 保命錢 )

這是開店後用來維持營運的錢,一定要假設前三個月生意很差,你必須準備至少 6 個月及格線的資金,來支付後續的食材費、員工薪水、勞健保、水電瓦斯、網路費、平台抽成與行銷預算。

目標二:提升品牌專業形象,不再只是一個社群帳號

「一份 100 元的便當,食材成本 30 元,毛利就是 70 元!」錯!這是餐飲新手最致命的誤區。你可能只算了「食材毛利」,卻忘了「淨利」才你真正賺進口袋的錢,真正能幫助你做決策的,是先算出「每筆訂單的真實貢獻」。

第一步:先算「每單貢獻」(扣除所有變動成本)

這指的是你「每賣出一份餐點,能拿回多少錢來支付房租和人事」,所有會隨著「多賣一份」就「多花一筆」的錢,都要扣掉。

  • 公式:每單貢獻 = 營業收入 – 所有變動成本
  • 變動成本包含:食材原料、外帶包材 ( 餐盒、提袋、筷子 )、平台抽成、金流手續費。

我們用 100 元的便當重算一次:

  1. 營業收入:100 元
  2. 扣除所有變動成本:
    • 食材成本:- 30 元
    • 外送平台抽成 ( 假設 35% ):- 35 元
    • 餐盒與提袋包材:- 5 元
  3. 每單貢獻 ( 利潤 ):100 – 30 – 35 – 5 = 30 元

這 30 元,才是你賣一份餐點「真正能拿去付房租、付薪水」的錢,這意味著,如果你的房租、人事成本較高,你得賣出非常多個便當才夠付。

第二步:再算「淨利」 ( 是否能獲利 )

公式: 淨利 = ( 總每單貢獻 ) – ( 總固定成本 )

固定成本包含: 房租、人事 ( 正職薪水、勞健保 )、水電瓦斯費、雜支…等。

用上面的例子來估算「損益兩平點」: 假設你一個月「固定成本」( 房租+人事+水電… ) 總共是 300,000 元。 你每賣一份餐點能賺 30 元, 300,000 / 30 = 10,000 份。

這代表你一個月至少要賣 10,000 份便當,才能剛好「打平」( 淨利為 0 )。平均一天要賣 333 個便當,這在你的商圈做得到嗎?請務必這樣回推算過一次。

餐飲創業評估三:為什麼「現金流」比獲利更重要?

「帳面賺錢,但口袋沒錢」- 這就是餐飲業最常見的「黑字倒閉」。

獲利是會計上的數字,現金是你口袋裡的子彈,很多新手都敗在「以為錢很快就會進來」。這裡提供幾個業內行家才懂的「保命數據」,請務必記在筆記本上:

  1. 庫存是積壓的現金:不要把錢都冰在冰箱裡,你的「每月盤點庫存殘值」不應該超過「每月營收的 8%」。超過這個數字,代表你的庫存週轉率太低,或者你的錢都變成可能會壞掉的食材了。
  2. 看得到的錢 ≠ 拿得到的錢 ( 收款時間差 ):
    • 外送平台:雖然訂單多,但平台的撥款週期通常會有時間差 ( 算上結算日與匯款日,約需 20 – 25 天 ),這段期間你的食材費、人事費還是要照付。
    • 企業訂餐:接到幾萬塊的大單很開心?但你沒注意到!企業通常是走「月結 30 – 45 天」的流程。你必須預備足夠的現金流來「墊付」這段時間的支出,否則接越多單,現金流越吃緊。

解決辦法

對齊支出與收入的帳期:既然「收款」會延遲,你就必須想辦法讓「付款」也延遲,盡可能與你的食材供應商談「月結」。如果你的錢 ( 營收 ) 要 30 天後才進來,但你的貨款 ( 支出 ) 卻是貨到付款,你的資金鏈隨時會斷裂,讓你的「付款週期」盡量配合你的「收款週期」,這才是真正搞懂現金流的高手。

想要建立自己的品牌網頁嗎?專為餐飲設計的網站,14天快速上線!

餐飲創業重點三:不懂就完蛋 -「法規與證照」的隱形地雷

餐飲創業重點三:「法規與證照」

「千萬不要想著『先開再說』或『等被抓到再補』」現在是網路時代,一次檢舉就可能讓你停業,合規是為了走得更長久。

基礎中的基礎:「營業登記」與「食安字號」

這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,缺一不可:

  • 營業登記:這是去跟國稅局說「我要做生意了,準備繳稅」。
  • 食品業者登錄 ( 食安字號 ):這是去跟衛生局說「我賣吃的,請你監督」。依據食安法規定,未辦理登錄可處罰鍰。

詳細介紹:雲端廚房創業:法規與證照,避開創業路上的隱形地雷

消防安全與必備保險:別讓意外燒光你的心血

這不是為了應付檢查,是為了保護你自己,如果發生火災或食物中毒,一張正確的保單能救你一命。

  • 產品責任險 ( 關鍵 ):這是極重要但常被忽略的保險。如果顧客吃你的餐點發生食物中毒,它能支付賠償金與法律費用。
  • 消防設備硬指標:你的廚房必須依法規配置至少一支 ABC 乾粉滅火器,並確保排煙設備、電路系統符合安全標準。
  • 燃氣管線安全:若你的廚房使用瓦斯,必須由具備合格證照的技術人員進行安裝與配置,並定期檢查管線安全,這是保障你與所有工作人員生命安全的底線。
  • 保險是你的防護罩:
    • 公共火險:保障你的設備損失與建築物損害。如果是租雲端廚房,務必確認營運方是否有投保,並索取保單明細確認保障範圍。
    • 公共意外責任險:保障第三方在你的店內發生的意外 ( 如:外送員滑倒、物品損毀 )。當發生體傷索賠時,這是必要的防護。

誠實納稅:營業稅與所得稅的必修課

合規納稅是企業公民的責任,也能避免未來被追稅及罰款的風險。

營業稅 (VAT)

若你的月營業額超過新台幣 20 萬元,就必須辦理營業登記,並每兩個月申報一次 5% 的營業稅。若為月營業額低於 20 萬的「小規模營業人」,則由國稅局核定稅額,稅率為 1%。

所得稅

若你以個人商號經營,賺取的利潤需併入個人「營利所得」,於每年五月申報綜合所得稅。若你成立公司,則需在隔年五月申報 20% 的「營利事業所得稅」。

節稅關鍵

務必妥善保留所有食材進貨、包材、外送平台手續費等支出的憑證與發票,這些都可以作為成本費用,合法地從你的收入中扣除,降低你的稅額。

人員聘僱的必修課:勞動基準法 ( 勞基法 )

當你的事業從一人作業,走向聘僱第一位員工時,你就多了一個「雇主」的身份。勞基法就是你必須遵守的法則。

  • 勞健保的強制性、沒有例外:法律規定,只要你僱用一名員工 ( 無論正職或兼職 ) ,就必須成立健保投保單位,為其投保;而勞保單位則是在你的員工數超過 5 位時,就會強制要求設立。切勿為了節省成本而選擇不投保或高薪低報,一旦被查獲或發生職災,罰款與賠償金額將會非常驚人。
  • 工資、工時與休息的底線:支付給員工的薪資,不得低於法定基本工資。每日正常工時不得超過 8 小時、每週不得超過 40 小時。務必遵守「一例一休」並依法給予特休。
  • 變形工時的彈性與陷阱:餐飲業允許採用「變形工時」,你可以根據店裡營業時間的安排,讓員工採 2 週、4 週、8 週變形工時,但務必注意,啟用變形工時必須完成法定程序!
  1. 入職簽署契約前就明確告知員工並取得共識,若於在職期間變換工時
  2. 若愚在職期間更改工時方式,需召開「勞資會議」,經半數以上員工同意,並製作詳實的會議紀錄備查,若未完成此程序就擅自實施,所有超過 8 小時的工時都需依法計算加班費。

了解更多關於變形工時:變形工時適用行業有哪些?如何排班?一圖看懂差異4週、8週、2週變形工時差異

  • 聘僱與解僱:建議簽訂書面勞動契約,白紙黑字寫清楚,若需解僱員工,必須符合勞基法的法定事由,並依法提前預告、計算資遣費。不可隨意開除員工。

當稽查員來敲門:衛生稽查與客訴應對

常見檢舉原因:廚房衛生不潔、食材保存不當 ( 生熟食未分離、溫度不對 )、油煙或噪音擾鄰。

接到衛生局通知怎麼辦?保持冷靜,準備好你的營業登記、食安字號、衛生管理流程文件。積極配合稽查,若有缺失,務必在期限內改善並拍照回報。根據食藥署的稽查專案,若未依法登錄或違反食品良好衛生規範 (GHP),罰款可從數萬至數十萬元,務必嚴肅對待。


餐飲創業重點四:打好內功 -「營運效率」是獲利的根本

店開了、法規也懂了,但為什麼還是手忙腳亂、一直在虧錢?這就是「營運效率」的問題,這是新手老闆的第二道關卡。

餐飲人事產能:你的員工是在「創造價值」還是在「消耗成本」?

「請人很貴,但『請錯人』或『不會用人』更貴」,你是否清楚定義了每個崗位的工作職掌?還是所有人都在「憑感覺」做事?尖峰時段人力是否足夠?離峰時段是否有人力閒置在滑手機?「人效」( 每位員工貢獻的營業額 ) 是餐飲業的關鍵指標,而這件事是要由老闆、管理者來管理,而不是基層員工,所以你必須學會利用 POS 數據來精準排班,把錢花在刀口上。

作業流程標準化 (SOP):告別「SOP 只在老闆腦中」的混亂

「為什麼今天客人說餐點偏鹹、明天又說太淡?」這就是缺乏 SOP 的結果,SOP ( 標準作業程序 ) 不是為了限制創意,而是為了「確保品質穩定」與「降低錯誤成本」。從備料切幾公分、烹飪幾分鐘、擺盤怎麼擺,甚至外場如何應對客訴,都必須有明確的書面標準。有 SOP 你才能複製成功,也才能在你 ( 老闆 ) 不在場時,餐廳依然能正常運轉,而不是你一走店就亂了。


餐飲創業重點五:打造你的「數位門面」- 從流量到品牌

餐飲創業重點五:打造「數位門面」

現在不是「酒香不怕巷子深」的時代了,你的店開了,內功也練好了 ( 營運效率 ),現在你得想辦法讓客人知道你。

餐飲數位行銷第一步:在地曝光 (Google 商家檔案)

這是你免費的數位店面!當客人打開 Google Map 搜尋「附近 美食」時,你必須出現。 這不只是建個地標就好,你必須積極經營:

照片要誘人

上傳高畫質的菜單與餐點照,不要用模糊隨手拍的照片。

評論要回覆

主動、有禮貌地邀請滿意的客人留下五星好評,並認真回覆每一則評論 ( 包含負評 ),這能建立真實的信任感。

資訊要更新

營業時間、特殊公休都要即時更新,不要讓客人白跑一趟。

延伸閱讀:【Google 商家檔案經營全攻略】2025 最新!10 大關鍵設定與 3 大經營地雷

餐飲數位行銷第二步:平台導流 (外送平台)

說到平台抽成,這往往是餐飲老闆最糾結的課題,高達 30 – 35% 的抽成確實大幅壓縮了獲利空間,但請換個角度想:如果你不靠平台,要怎麼讓方圓 3 公里內、從來沒聽過你的 5000 個潛在客人知道你的店?你自己印傳單、下 Facebook 廣告,要花多少錢才能達到一樣的效果?

平台雖然貴,但它是一個超高效率的廣告看板,它幫你把客人拉進來試吃第一次,至於能不能讓客人回頭吃第二次、第三次,變成你的鐵粉,那就是你的本事了。

與其抱怨抽成,不如學會「善用」平台!這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研究:如何優化菜單關鍵字讓搜尋排名往前?如何設計高毛利的套餐來吸收抽成成本?如何搭配平台活動來獲取最大曝光?這是一門專業的「數位營運」學問。 把平台當作獲取新客的「廣告看板」,利用平台的大流量讓新客人吃到你的餐點,然後思考如何透過包裝內的 DM 或小卡,把這些新客變成你自己的「鐵粉」。

透過 Uber Eats 或 foodpanda 推動業務成長

延伸閱讀:外送平台行銷術:一篇精通 Uber Eats & foodpanda 外送平台行銷、廣告與優惠

餐飲數位行銷第三步:打造專屬的「數位總部」- 品牌官網

你用心經營的品牌,值得被更多人看見!品牌網頁是你累積品牌資產的數位總部,也是這家店的線上名片,為什麼品牌網頁是很重要的存在呢?

資訊整合的總部

這是你 24 小時待命的專業接待員,把你的最新菜單、品牌故事、分店資訊、訂位連結全部整理得井井有條。客人一進來,所有問題一次解決,體驗大幅加分。

塑造品牌形象

當客人在 Google 搜尋你,看到一個設計精美、風格一致的官網,那個「信任感」是天差地遠的。這就是讓客人覺得你是「有規模的品牌」而非「路邊小店」的關鍵。

累積自有流量

透過 SEO ( 搜尋引擎優化 ),讓你的官網在客人搜尋「附近美食」時自然出現,承接這些精準的搜尋流量。

延伸閱讀:餐飲業為什麼要架設品牌網頁?打造每月上千免費曝光的品牌網頁


總結:你的「餐飲創業」下一步,從「品牌」開始

總結餐飲創業的五大重點:精準定位、嚴控成本、遵守法規、提升效率,以及「打造數位門面」。餐飲創業從來都不容易,但每一步都踩穩,就能大幅提高你的成功率。

在數位時代,你的「店面」有兩個:一個是實體的,另一個就是網路上的「品牌官網」。

在 Next Kitchen,我們相信再小的品牌,只要被正確經營與放大,也能創造可觀的影響力與穩定的營收成長。我們致力於成為餐飲品牌背後最可靠的成長夥伴。我們看過太多有熱忱的老闆,做出了好產品,卻淹沒在平台的流量戰中。

我們陪你把「好生意」做成「被看見的好品牌」,這趟旅程就從打造你的「品牌數位總部」開始!如果你正思考如何為你的品牌打下堅實基礎,歡迎聯繫 Next Kitchen 的品牌顧問,讓我們為你規劃,從建立品牌網頁到數位行銷的完整成長戰略。

透過品牌網頁,讓你的品牌更上一層樓

您可能會感興趣